Soil Systems:梁小龙博士创建特刊——变化环境下的土壤微生物生态学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发布时间:2025-05-18 05:07:29| 浏览次数:
土壤微生物是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驱动土壤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通过调控碳氮循环、维系土壤结构、介导植物共生等过程,显著影响土壤肥力、植物生产力和整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推进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是提高我们对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的理解的基础。
Soil Systems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梁小龙博士,合作创建特刊“Soil Microbial Ecology 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变化环境下的土壤微生物生态学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本特刊强调解读土壤微生物群落复杂性的最新进展,重点关注它们的结构、功能以及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全面了解微生物介导的土壤过程,特别是涉及养分循环、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过程。
不同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学与多样性分布格局,以及塑造微生物群落的关键驱动因素;
土壤微食物网——由微生物、原生生物、线虫等微型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所主导的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健康调控机制;
新兴的土壤病毒生态学研究,重点关注病毒如何调节微生物种群动态并影响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微生物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着重阐明微生物功能与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关联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
抗生素抗性基因 (ARGs)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影响,包括其传播扩散、水平基因转移及微生物适应性进化过程;
新型污染物 (如微塑料和纳米材料) 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抗逆机制和修复策略;
根际微生物组及其在植物促生、抗逆性和植物-微生物-土壤反馈机制中的作用。
本特刊旨在为关注土壤微生物组在维系生态系统服务中多维作用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权威参考。我们不仅鼓励关于深化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基础认知的投稿,也期待农业实践、环境管理和气威廉希尔williamhill候变化减缓等实际应用的跨学科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土壤病毒生态学;土壤碳循环;植物-微生物互作关系;根际微生物群落构建;噬菌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上一篇:Plants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人工智能的花粉识别平台
Foods:福建农林大学范中奇副教授等创建特刊——新鲜果蔬生物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 (第三卷)
【就在本周五】JCM主题研讨会——急性肾损伤: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Plants:北京林业大学盖颖教授等创建特刊——非模式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与适应的分子机制
报名已开启!“从污染健康危害到绿色健康管理” 环境与医疗健康科学研讨会
对话 Separations 2024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阎莉博士
Plants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人工智能的花粉识别平台
Polymers “宋延林研究员:万物可为墨,世界皆可印——改变未来的印刷术”
Foods:福建农林大学范中奇副教授等创建特刊——新鲜果蔬生物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 (第三卷)
Biomimetics:张涛博士等创建特刊——仿生机器人运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