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能源绿色变革构建可持续发展典范
发布时间:2025-08-16 22:47:10| 浏览次数: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作为国资央企,中核集团中核华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大力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点亮绿色发展之路。
在宁夏中卫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坐落着当地最大沙漠光伏基地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宁湘直流”配套新能源基地中卫3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在项目建设前期,中核集团中核华兴项目团队采用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中卫地方沙漠生态治理现状,创新提出“板上发电、板间种植”的“光伏+”绿色生态产业模式。通过严选一批适合沙漠生长的植物,实施“防阻固结合、乔灌草搭配”的技术方式,为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今,这片占地近3万亩的光伏区域,植被覆盖率已从最初的不足5%攀升至如今的25%,部分区域甚至超过40%。生物种类数量增加了10余种,植被覆盖度与多样性显著提升,成功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辅相成的发展新道路。
近年来,中核集团中核华兴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积极布局光伏发电行业,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核心优势,深入服务和助力光伏发电行业发展。依托一方池威廉希尔塘、一片荒地、一个牧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收益。
在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之上,由中核集团中核华兴承建的东营军马场5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在为当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作为传统石油生产核心区,这片土地迎来“二次创业”——光伏电站与采油机井和谐共存,谱写着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光伏+油田”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碳减排目标,更以高威廉希尔效、经济的方式为当地油气开采的绿色低碳发展,交出了一份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绿色答卷”。
在江苏宜兴,来到中核集团中核华兴承建的宜兴新建镇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昔日杂草丛生的撂荒地逐渐变成产出效益的“良田”,在光伏组件下种植农作物,改善当地土壤状态和生态环境,同时利用光伏板为农作物、食用菌及畜牧养殖等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建设成秸肥羊鱼一体化智慧农业园区,从而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2019年至今,中核集团中核华兴累计承建能源电力项目超700万千瓦,承建的各类能源项目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成绩斐然,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200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450万吨,植树35000公顷,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明确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中核集团中核华兴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光伏+”模式,成功开发建设超10万亩“光伏+”项目。通过立体开发,让漫天黄沙变为“遍地黄金”,让不毛之地变为“绿色银行”,让昔日贫瘠沙化“撂荒地”变为“丰收田”,实现了能源开发利用与节约用地、区域经济、生态富民、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国有所需,企有所为,是中核集团中核华兴作为国资央企的初心和使命。中核华兴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部署,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华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