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非农业合作提供助力
发布时间:2025-07-20 10:31:47| 浏览次数:
第五届中非稻米价值链合作研讨会暨西非稻米价值链项目总结会日前在广州举行。会议由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农村发展卓越中心、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非洲绿色革命联盟以及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外事司联合主办。与会代表围绕“共筑繁荣,开创可持续发展新篇章”主题总结西非稻米价值链项目实践成果,探讨中非粮食体系转型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合作路径。
2022年起,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协同世界粮食计划署西非反饥饿与营养不良中心,在科特迪瓦和几内亚实施西非稻米价值链项目,有效推动当地稻米价值链提升,深化联合国框架下中非农业合作。
科特迪瓦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农业工程师阿马杜·杜尔表示,科特迪瓦科霍戈的皮蒂安戈蒙农业小组由188名农民组成,过去当地的水稻种植面临产量不高、稻米存储条件有限等诸多挑战。项目实施后,皮蒂安戈蒙农业小组获得脱粒机、碾米机、三轮拖拉机等农机设备,生产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西非反饥饿与营养不良中心项目官员塔赫·西埃·皮埃尔介绍,在科特迪瓦的科霍戈和几内亚的恩泽雷科雷,项目部署了两条多功能稻米加工线,替代传统手工碾米机作业,稻米加工碎米率显著下降。项目还提供了600套中国制造的小钢仓,配合4座社区粮仓,提高了当地水稻社区及农户仓储能力。
“世界粮食计划署与中国在非洲开展的合作模式取得积极效果。中国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帮助非洲农户自主生产,农户还可在全球市场寻找合作伙伴。这种新模式能更好地帮助非洲脱贫,提高粮食产量,打造具有包容性的生产链和价值链。”世界粮食计划署几内亚国别办公室副主任下村理惠表示。
去年9月,科特迪瓦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水稻发展署署长雅各巴·登贝莱参加了由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四川组织的西非水稻价值链考察活动,四川农业水稻示范基地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表示,科特迪瓦需要学威廉希尔官方网站习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希望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项目,引入中国先进技术,推动科特迪瓦水稻种植的技术革新。
“非洲拥有全球约60%的未开发耕地,劳动力充沛,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非洲水稻单产量普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西非稻米价值链项目通过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将中国经验与非洲本土需求对接,为增强粮食体系韧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提供助力。去年,我考察了在科特迪瓦和几内亚的项目区,看到稻米加工设备带动当地农业增产增效的成果,也听到同事们和当地受益农户的反馈,颇为感动。”项目总结会上,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分享了一名几内亚农户的心声——有了更好的收成,我的孩子能走进校园,我们社区能焕发活力。“让我们通过提供包容性可持续解决方案,同心协力,共同将稻田变为‘繁荣之田’。”赵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