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休闲食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福建晋江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21 14:22:35| 浏览次数:
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主办,由CIFST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江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州大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主任委员金征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潘迎捷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教授等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据了解,今年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成立十周年,在学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休闲食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先后在全国多地举办了11届会议,深入科技交流,加快成果转化,见证了我国休闲食品产业的快速增长。2024—2025 年度休闲食品创新趋势在会上同期发布。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教授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面对新市场、新变化、新需求,对于休闲食品科技与产业的创新发展,邵薇提出坚守行业生态底线,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以科技为引擎,驱动产业变革与价值重构;凝聚行业合力,共绘产业协同发展新蓝图等多项建议。她指出在当前行业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唯有凝聚共识、抱团发展,才能形成抵御风险的强大合力。
晋江作为全国的休闲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培育了一大批全球知名的休闲食品品牌。晋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也夫在致辞表示,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凭借雄厚的工业规模、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汇集了众多食品企业,主要产品涵盖糖果、烘焙、膨化等休闲食品在内的10多个门类、数百个品种。面对新的消费热潮,晋江食品行业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创新才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期待通过本次大会,以科技赋能激活食品产业创新动能,以绿色引领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以开放协作共建产业创新融合高地,不断激发休闲食品产业的发展潜能,为休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主任委员、江南大学金征宇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当健康中国战略融入了产品研发的每一个细节,当“大食物观”打开原料创新的无限可能,我国休闲食品正加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在他看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未来要关注以下三点:首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要深入融合,这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要以需求为导向重塑产品的价值,跳出“原料加工艺”的传统思维;最后,要以风味的挖掘为突破口。他指出“休闲食品创新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而是文化的传承和挖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院长、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院长薛长湖院士在致辞中表示,食品科技界要更多地站在产业界角度思考产业如何发展,要永远走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路上。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更多的是要思考项目成果成熟度的问题。
郜海威廉希尔官方网站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毕金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果蔬加工智造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金征宇院士所作的《食养智慧驱动下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升级与发展》报告,给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金征宇指出,将药食同源理念融入休闲食品领域,是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快消需求的创新结合,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零食的追求,也为食品产业开辟了高附加值赛道。在细分赛道上,为迎合年轻消费者对于零食化养生的需求,药食同源产品的形态正逐步向多样化发展,涌现出压片糖果、果冻果糕、饼干曲奇、粮食类方便食品等多种新颖有趣的形态。此外,随着银发消费升级,将药食同源理念融入老年食品开发,既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食品科技的创新结合。通过引入微生物发酵技术,能进一步改善和调控食药物质的功能特性和风味。发酵过程中的不同酶系可将药食同源类物质中的有效成分进一步释放,同时将大分子物质降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药食同源新资源的挖掘,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的重要方向。”金征宇如是认为。
当前,我国居民面临新的健康挑战,各年龄段居民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体重管理迫在眉睫。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及一系列肥胖干预指南出台,肥胖防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丁钢强在《体重管理和休闲食品产业发展》的报告中分析了我国居民面临的膳食问题,并提出在体重管理的背景下,休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路径。
相关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仍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与2012年、2015年、2018年相比,2022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呈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因膳食不平衡造成的老年人肥胖及相关慢性病问题依然严峻。丁钢强指出,如何从体重管理这一“小切口”,用好食药物质,赋予休闲食品健康化,如何将一日三餐缺乏的营养素通过休闲食品补充益生菌、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值得业内思考。对于休闲食品产业的发展,他提出,一是休闲食品健康化。在一日三餐的基础上,可通过吃一些休闲食品,补充益生菌、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二是健康食品休闲化。例如研发一些添加了食药物质的好吃又营养的休闲食品;三是休闲食品社交化、娱乐化。奶茶现在已成为年轻人娱乐社交的产品,希望休闲食品也能这样。要抓住年轻人的胃,必须要洞察年轻人的需求。
徐幸莲,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 静,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毕金峰研究员在《2024—2025年度中国休闲食品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报告》指出,回顾发展历程,我国休闲食品产业逐渐步入成熟快速发展阶段。一是市场规模持续突破、增速领跑快销领域;二是企业生态高度活跃,注册量与竞争升级;三是需求消费快速升级,驱动产品与产业创新。品类多样化、口味多元化、形态多样化、营养健康化、产品品牌化、产品国际化,将成为我国休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樊永祥介绍了食品安全标准进展。樊永祥介绍,截至2025年6月,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93项;包括2万多项指标,涵盖日常消费的340余种食品类别。2024年审查批准“三新食品”54个,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在食品添加剂标准制定方面,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动态调整机制》、健全食品添加剂品种动态管理制度、完善食品添加剂风险评估制度。下一步,将全力推广食品数字标签应用,深入开展标准宣贯“强基层、进企业”。
艾媒咨询(广州)有限公司 CEO 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分享了2025年中国休闲食品消费趋势洞察报告。张毅表示,从2010年—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从4100亿元增长至11550亿元。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涨,消费者对创新型、品质较高的休闲零食需求提升,逐步淘汰部分守旧型产品。他预判,我国休闲食品产业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包括:品牌效应引领休闲食品的消费选择;从“吃味道”到“吃健康”;三是颜值偏好成新趋势;四是休闲食品成解压新宠。
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桑亚新介绍了特色干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据介绍,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攻关,围绕板栗、核桃、枣、榛子等农产品进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如,红枣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体外降糖降脂等生物活性,并且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在体外降糖能力优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例如,将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结合其他降糖成分研制成一种控糖棒,具有良好的风味和质构特性。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大干果加工技术创新,研发联合超声-微波非热杀菌、风味物质靶向控释等干果加工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创新型食品,促进产业升级。
百事公司作为一家拥有 120 多年历史的全球化企业,业务遍布全球 200 多个国家。百事公司亚太区供应链高级副总裁李友林分享了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助力休闲食品“质造”,他指出,四十多年前百事进入中国,秉持相关理念深度融入中国发展。通过正持价值链、正持农业、正持产品,着力构建更可持续的食品体系。在产品创新上,百事始终坚守食品安全,构建全链路管理体系,响应健康趋势,遵循 “减加” 原则研发出系列产品,成果获广泛认可,同时,百事还启动亚太“绿色加速器”项目,共促可持续发展。
休闲水产食品好吃但腥味却让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科学脱腥和控制“返腥”成为食品科学界研究的重点。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倪辉介绍了油炸类海洋休闲食品气味改良及控制方法。倪辉介绍说,研究发现,光照会促进油炸产品中鱼腥味等不良气味的产生,抑制甜香味;空气作用后油炸产品整体气味变化不明显;抗氧化剂作用对油炸产品中鱼腥味等不良气味有抑制作用。
如何减盐不减咸?休闲食品行业一直在探索。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食品与发酵工业业务中心 YE 技术支持部高级工程师孙合群带来了新思路,介绍了酵母制品在休闲食品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孙合群指出,酵母抽提物对食品的增效作用主要包括增鲜和增味,提升食材原有的风味,提升鲜美味和醇厚感。做减盐,要从以下做起:一要减盐不减味,寻找健康类的咸味原材料;其次,风味增强,尽可能在低钠水平下保持较好的鲜味和风味;再次,协助低钠盐的减盐,主要是改善钾盐、镁盐和钙盐的口感,掩盖其中的苦涩味。
如何实现休闲食品价值创新与渠道升级?淘天集团产业带和中小商家支持中心总监贾娅玲以淘宝天猫为例进行了介绍。2024 年,淘宝天猫食品生鲜板块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 9.4%。从成交额看,酒、休闲零食、粮油速食、乳饮冲调、茶、温层食品、水果、水产海产、牛羊离肉类、餐饮美食卡券位居前十位。在她看来,在价值创新与渠道升级方面呈现消费者更期待质价比、喜欢在常见品中类探索新品牌,以获取情绪价值和消费者和品牌之间需要推出新的第三方角色等三大趋势。她提到“除了能够从地域中挖掘一些好产品,一些在商家也开始逐渐改变以往的传统加工技艺,不断进行食品科技的革新和变革。这样创制的新产品就会受到更多消费群体的喜欢和热爱。”
本届大会除精彩的大会报告外,为了更好的,会议期间,会后还组织与会代表赴第九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进行参观考察。同时,举办休闲食品营养健康升级、休闲食品技术装备创新、休闲食品高端原料配料三大专题。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科技成果与产业的对接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本届大会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多项对接、交流的机会,包括组织召开了“专家与企业”座谈会,促成9项休闲食品科企合作项目并在开幕式上进行签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