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笔绘振兴图景 马山种业书写“数字兴业”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7-09 10:04:27| 浏览次数:
人民网马山7月8日电 (雷琦竣、实习生黄婧昕)在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水锦玉米制种基地,无人机开展精准植保,智慧大屏上土壤墒情数据实时跳动;古零核心种羊场里,佩戴双耳标的黑山羊正通过数字化管理规避近亲繁殖风险;科创中心的智慧平台上,农户轻点手机即可预约农机、查询墒情……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数字技术正深度融入马山种业全产业链,昔日“石缝求生”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网的喀斯特山区,如今正以科技为翼,蹚出一条“数字兴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我们的无人机不仅能打药防虫,还能授粉、巡田,比人工效率提高30倍。”乐平村玉米制种基地负责人蓝常达指着盘旋的无人机介绍。在这片2000多亩的“种业标准地”里,北斗导航播种机误差不超过5厘米,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节水30%以上,4套虫情监测系统如同“电子眼”,让病虫害无所遁形。尽管遭遇罕见旱情,依托数字化管理,基地预计亩产仍能稳定在800公斤以上,较传统种植增产16%。
数字化转型不仅体现在种植环节。在广西烘干能力最强的玉米鲜穗种子烘干厂,八台烘干机日夜运转,每小时可加工种子10吨,成品发芽率稳定在98%。“从播种到加工,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让种子质量有了根本保障。”广西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业务代表卢志铭说,他们推广的抗旱新品种,在今年极端天气下仍实现亩产400多斤,较传统品种减产幅度降低近五成。
黑山羊产业同样沐浴着科技春风。古零核心种羊场里,每只羊都佩戴红色血缘耳标和黄色个体耳标,通过“1公配30母”的科学配比系统规避近亲繁殖。“我们连续多年引进龙林公羊‘选美冠军’改良品种,现在繁育的羊实现了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的‘三高’特性。”种羊场负责人冯高升介绍,依托与广西大学合作的多羔技术,羔羊存活率显著提升,年产值达1800多万元,带动63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分红超200万元。
“这个平台就像‘空中大脑’,全县65个制种基地的生产数据都能实时监控。”在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负责人蓝苡山展示着智慧农业管理平台。该平台整合政务服务、产业服务、农场管理三大板块,农户通过手机就能预约农机、查询市场、申请“种业贷”。这种“科研院校+成果转化基地+企业孵化中心”的三级创新矩阵,已吸引华南农业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入驻,钱前院士团队培育的“鼎烽678”水稻新品种通过审定,“冠香黑糯”等特色品种推广面积超6000亩。
创新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利益联结机制。马山县创新推出的“种业标准地”模式,整合2.5万亩零散地块,通过“种业公司+强村公司+农户”机制,累计发放土地租金3500万元,提供务工岗位近70万人次,培育出3100多名“土专家”。香格里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卓福祥的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采收玉米,“虽然今年旱情重,但每亩纯收入仍有1000元,是普通玉米的两倍多。”
从广西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到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马山县的种业升级之路越走越宽。如今,这里不仅建成广西首个北斗导航智慧无人农场,还构建起“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玉米制种面积连续3年领跑全区,黑山羊产业实现从“中国黑山羊之乡”到“绿色认证食品”的跨越。
在科技赋能下,马山种业正以“芯片”级突破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在喀斯特大地上续写着“数字兴业”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